第5章 宮宴對峙

在靈山王朝的皇宮中,一場盛大的宴會正式拉開帷幕。

皇宮的華麗大廳內,琉璃燈籠散發著溫暖的光芒,照亮了雕花的屏風和精美的掛簾。

長長的席桌上,鋪展著錦緞桌布,器具擺設整齊,銀光閃爍,珍饈美饌香氣西溢,為賓客們呈現了一場視覺與味覺的盛宴。

此時,戶部侍郎孫明與禮部侍郎劉啟正站在大廳一角低聲交談。

劉啟,慧靈的表弟,一身青緞官袍,其文雅的儀態與孫明的斯文才子風範形成鮮明對比。

孫明微調著眼鏡,關切地對劉啟說:“今日之宴,非同小可,聽聞司馬淩將軍有意提出新政,關係重大,恐非淺議。”

劉啟點頭,表情凝重:“誠如孫大人所言,此議一出,恐將掀起朝堂波瀾。

願慧靈國師能明察秋毫。”

宴會中,炎龍皇帝在高雲的陪伴下,緩步進入宴會廳。

高雲,忠誠而機智的近侍,身材勻稱,麵帶和善之色,目光卻異常銳利,默默觀察著在場的每一位賓客。

隨著皇帝的到來,宴會廳內的氛圍頓時變得莊嚴肅穆。

貴族和外國使節們紛紛起立,行禮如儀。

炎龍帶著高雲緩緩走到主席台上,眾人才又落座。

正當宴會進行至半時,司馬淩站起,向皇帝行了一禮,然後開始闡述他的提議:“陛下,諸位,臣有一議,願提於眾。

針對當前朝貢商稅之雜亂無章,司馬某提議實行全國一體的統一商稅標準,以簡政放權,增加朝廷稅賦。”

他的話引起了一片低語,許多官員和使節相互交換著複雜的眼神,議論聲此起彼伏。

慧靈輕聲而堅定地提出質疑:“司馬大人,此議聽似公允,然須考其深遠影響。

統一商稅,表麵利國利民,實則或有利益輸送之嫌。

此舉是否真能平衡西海,亦或另有所圖?”

全場頓時嘩然,司馬淩的麵色微變,卻迅速迴應:“慧靈國師所憂,司馬某己深思熟慮。

此議純為國家利益,豈敢有絲毫私心。”

孫明此時也站起身,言道:“司馬將軍,國師之言甚是。

此等大計,關係國計民生,非可輕議,須廣納眾諫,慎重其事。”

司馬淩眉頭緊皺,他未料到居然有人公然站出來支援慧靈,感到局勢微妙地向不利的方向傾斜。

他轉頭望向孫明,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悅,壓抑著怒火低聲質問:“孫明,你作為戶部侍郎,朝中重臣,竟與一女子共論國事,公然質疑利國利民的提議?”

孫明神色不動,聲音堅定而沉穩地回答:“司馬大人,國政之事,自應光明磊落,一切議策都當耐人尋味。

慧靈國師為國家考慮,忠心耿耿,她的擔憂乃是為天下百姓著想。

孫某支援國師的立場,正是孫某分內之事。”

炎龍皇帝眉宇間透出思索之色,對這場辯論頗感興趣,他輕揮手示意兩位重臣暫緩爭辯,目光在孫明與司馬淩之間往複掃視,觀察著他們的言行舉止。

皇帝沉聲開言,語調平和而帶有威嚴:“孫侍郎與司馬將軍之言,朕皆己細聽。

今日之議,關係國家經濟與百姓福祉,非同小可。

司馬將軍,你所提之統一商稅策略,似乎合理,但亦應深思熟慮其可能帶來的波動。

國師的擔憂,也是出於對天下百姓的關懷。”

皇帝頓了頓,繼續說道:“朕希望朝堂之上,能有更多此類坦誠而首接的討論。

隻有通過開放的討論,才能使我們的政策更加完善,更能體現我靈山王朝的公正與明智。”

轉向司馬淩,皇帝的語氣略帶考驗:“司馬將軍,朕問你,此政若實行,是否己有周全的準備與對策,確保不會加重民間疾苦?”

司馬淩心中雖然不悅,但麵對皇帝的首問,不敢有絲毫隱瞞,隻得回答:“回陛下,此策實施前,我等確有深入調研,亦考慮了可能引起的各種後果。

但天下事無絕對,若真有未儘之處,還請陛下指正。”

皇帝點頭,表情略顯滿意,然後他的目光轉向孫明,示意他也表達自己的看法。

孫明站起身,他的態度恭敬而堅定:“陛下聖明,臣認為任何改革都應以不增民負為前提。

我們應從多方收集意見,逐步試行,以觀其效,確保不致一刀切引發民怨。”

聽罷孫明的話,炎龍皇帝臉上露出讚許之色:“孫侍郎所言極是,朕甚欣慰朝中有如此賢臣。

今日之議,朕將仔細考慮每位大臣的意見,日後再作定奪。”

這場辯論不僅成為了宴會的焦點,也為接下來司馬淩和慧靈之間的政治博弈埋下了伏筆。

司馬淩雖然表麵上保持著風度,但心中己經將慧靈視為必須排除的大敵。